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旅游服务>>旅游景点>>正文
古丝绸之路在古浪县境内外一些地名演变
日期:15-08-06 来源:古浪旅游局网 作者: 字号:[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地名在历史上的变迁既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状况,也反映了自然环境的变化过程。探究它的演化过程,对于研究历史尤其是地方历史是很有辅助作用的。这里就我所了解的古浪县境内外的一些地名的历史变化谈谈拙见,以供研究者参考。

    一、乌梢岭、乌沙岭与乌鞘岭 

    古丝绸之路据史家考证主要有南北两条干道,而北路要经过乌鞘岭。乌鞘岭连同山下的古浪峡谷并称为丝绸之路的门户。直到今天,甘新公路(现称312国道)、兰新铁路也必须在这个海拔高3045.1米的乌鞘岭豁口上翻过。而豁口的两侧,因气温很低,覆盖土层很薄,大多数地方生长着稀疏的鞭麻、鸡爪柳,较远的一些半阴半阳的山地褶皱里生长着成片的云杉和串地柏。一年四季,多呈现墨绿和黑色,一些没有植被的山石及裸露的土坡,也呈现灰黑色,因此,树木植被以及剑拔弩张的远山均使人有乌黑的影响。在整个丝绸之路上,这种自然风貌是独特的,同东面的绿和西面的黄形成鲜明对照,所以,以这种独特的自然风貌为依据,取名"乌梢岭"是合乎情理的。这一名称在解放前的当地群众中是普遍接受的。但这个地名在近几十年中有两次变更:一是1937年7月国民党西安空军司令部决定建立"乌沙岭测候所"后,官方文件中即将"乌梢岭"变为"乌沙岭"。但当时这个地名只流行于官方,民间的乌梢岭地名还是没有变;二是解放初期的官方文件中又将"乌梢岭"改为"乌鞘岭",特别是1953年兰新铁路通过乌鞘岭后,由于"乌鞘岭车站"站名的确定,使乌鞘岭地名逐步约定俗成,官方和民间普遍接受下来。也因"乌鞘岭"与"乌梢岭"读音相近,当地群众对此也可以接受,但这一变化使其原来的含义完全改变了。 

    二、达板堡、安远驿、安远 

    从312国道乌鞘岭山梁向西走几公里,有一处比较平缓的地方,就是现在的安远镇,古称达板堡(又写作打班堡)、安远堡、安远驿。据《古浪县志》记载,"地当要冲,为古邑之首领"、"汉武帝元狩二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击败匈奴,后置河西四郡,筑长边自玉门、安黑一代,只通一线,左控鲁而右制番,其险要固非寻常比,安远、黑松二堡殆其时驻兵防边之要塞。"《读史方舆纪要》记载,"黑松驿东南三十里为打班堡即安远驿也。"可见达班、安远的地名都很久远。达板(或打班)是以自然地理的位置而命名的。西北多种民族,至今把高山上的豁口、平缓的山梁称作达板。据历史文献分析,达板堡、安远堡、安远驿的地名很可能是交替使用的,最后只把"安远"二字保留至今,而"安远"二字是取安昌、久远之意的。 

    三、龙沟与龙沟堡 

    312国道向西,过乌鞘岭十公里,即是龙沟堡。龙沟堡应该是以它的东南方的龙沟山和龙沟河(通称龙沟)而得名的。从天祝境内向西延伸的龙沟大山像一条百里长龙和乌鞘岭及冷龙岭相连,按旧时迷信说法,颇有龙脉。相传周懒王(无历史记载)时曾在这里斩过龙脉,至今,遗留在古浪县南山和天祝边境的"斩龙壕沟"几十公里清晰可辨。笔者多次考察这些遗迹后,发现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工程量浩大,百里长壕顺山梁行进没有间断,不像一般斩龙壕沟横截山梁。

    二是一侧堆土。在黑松驿乡白杨沟的一个山梁上壕沟保留较完好,深两三米,宽四五米,且保留一侧堆土的痕迹。一侧堆土的壕沟利于守兵防御,不像一般斩龙壕两侧堆土。

    三是在遗留的"堑壕"上至今仍叫的两个小地名与军事防御有关:木城子壑岘、塌墩子,并似有建筑痕迹。估计很可能是壕沟上的一种防御设施。

    由此推断,传说中的"斩龙壕"可能是古代的雁塞、堑壕、土垄或塞的建筑,起防御敌人及划疆界的作用。《汉书·匈奴传》记载:"起塞以来,百有余年,非皆以土垣也。或因山岩石、木柴僵落、溪谷水门,稍稍平之,卒徒筑治,功费久远,不可胜计。"这一记述可以印证上述看法。 [Page]

    当然,由于历史变迁,过去的真实情况被淹没了,而一种与龙脉相联系的传说因遗迹的存在逐渐产生并流行开来,也就使其山、其水的名称变为龙沟山、龙沟河,而原来的金山、醋沟的名称便无人问津了。

    四、闇门、栅头 

    和龙沟堡隔河相望的一个小村庄,今叫"扎头子"。究其取名缘由似乎百思不解,但如果取意于汉长城在此处跨越龙沟河这一现象,却也不难解。汉长城在翻越乌鞘岭向西到龙沟堡东边的一个山嘴上,过了龙沟河,过河处的村庄就叫"扎头子"。笔者认为这"扎"字应该是"栅"字之误,长城过河时不可能仍筑土墙,必须要有一个木栅栏的设施,下面可以过水,上面又可堵截敌人,此处的栅头上还可驻扎些看守的军役,达到防御敌人侵入的目的。这里的栅栏经千余年早已不见了,而地名"栅头子"却流传下来,而误传误写为"扎头子"。 

   &n
|<< << < 1 2 > >> >>|
责任编辑:kang
【返回顶部】 【打印本稿】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