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今日古浪>>古浪新闻>>正文
古浪县实施生态移民易地扶贫搬迁纪实
日期:17-12-04 09:21:15 来源:武威日报 作者:崔世雄 王国栋 字号:[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古浪县贫困程度深,特别是居住在南部山区海拔2500米以上的贫困群众,因自然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就地脱贫难度大、返贫率高,是扶贫开发难啃的“硬骨头”。
  近年来,古浪县把生态移民易地扶贫搬迁作为高深山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关键举措,下决心为山区群众“挪穷窝,拔穷根”,为山区群众绘就一幅移民幸福生活新画卷。至2016年底,规划建设12个移民点和绿洲小城镇,建成9个,累计搬迁南部山区贫困群众3.6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04万人。今年,计划搬迁群众3.34万人,实现南部山区干城、新堡、横梁3个乡镇整乡搬迁,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山区群众应搬尽搬。
  搬得出——住有所居保民安
  一年收成全靠天,交通全部靠腿,孩子上学、青年娶媳妇、吃水用电不方便,患上疾病只能强忍着,要是遇上个雨雪天气,最怕的是如何走出大山。这些曾经的苦难记忆,对于已经搬出大山的移民来说,至今谈及仍是苦上心头。
  如今,山上山下两重天,移民群众的梦想终于成真。“我们和城里人的生活没有两样,出门就是马路,还有路灯,看病方便了,孩子上学也方便了……”说起变化,移民群众满脸笑容。
  古浪县按照超前规划、政府主导,自主选择、统一建设的原则同步推进移民住宅建设,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和农村危房改造等项目为移民农户补助建房资金。根据搬迁群众的经济条件和意愿,设计多种户型,由群众自主选择。建房过程中,群众还能亲自参与建设、参与监工。对无搬迁能力的低保户、特困人群实行政府兜底,由政府免费提供小户型住房并配备基本的生活用具。
  稳得住——基础设施强保障
  一排排新房鳞次栉比,一条条马路宽阔整洁,一块块绿地划分有序,学校里书声琅琅,广场上笑语阵阵……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以来,移民群众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古浪县在移民区同步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同步发展培育特色富民产业,使山区农民通过易地搬迁,一步到位发展现代设施农牧业,实现易地脱贫致富,从根本上斩断穷根。
  古浪县先后投入资金5.7亿元,建成干支渠93公里,供水管道453公里;架设10千伏供电线路24.8公里,0.4千伏线路50公里;新建各类道路537.2公里;建成初级中学1所,小学、幼儿园各9所,正在建设小学3所;新建8个村级标准化卫生室,村级文化广场7个、健身场地2处、文化活动室2个。同时,注重移民区生态建设,加大移民区植树造林和绿化美化,推进移民区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的格局,真正成为集新农村住宅建设、特色产业培育、生态建设保护、公共设施配套为一体的高标准移民搬迁综合示范点,切实满足了移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精神文化等需求,实现了由贫困落后到现代城镇化生活转变。
  能致富——富民产业助增收
  张延槐以前是古浪县大靖镇峡口村村民,3年前,他家搬迁入住到了西靖镇圆梦新村,在县上惠农政策引导和示范户的带动下,他在为民新村千亩日光温室示范点种上了日光温室,有了自己的产业。
  “在山里时就是靠天吃饭和打零工,收入不稳定,现在我在家门口种植两个棚,平时还有技术员给我们做指导,我对以后的发展很有信心。”张延槐说。
  为增加移民群众收入,古浪县在移民区人均分配农业生产用地1.75亩,按照“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理念,扶持搬迁群众大力发展设施农牧业和林果业。目前,移民区建成设施农牧业1.72万亩,发展林果1.39万亩。探索发展“戈壁农业”,在黄花滩移民区规划新建日光温室3000座,动员搬迁贫困户全部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群众发展富民产业。
  古浪县还探索推进光伏扶贫,重点扶持无劳动能力、无增收能力的建档立卡搬迁群众脱贫致富。2015至2017年,投资1.83亿元,在黄花滩移民区建设装机容量22.4兆瓦光伏扶贫发电项目,带动16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每户每年受益3000元,持续获益20年。
责任编辑:gao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
推荐新闻
焦点新闻